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口腔癌 >> 口腔癌基本常識 >> 口腔癌患者需要做的檢查

口腔癌患者需要做的檢查

  口腔癌在早期往往無痛苦,不易引起注意,等到確認了就已經是晚期了,但是早期發現是治療口腔癌的關鍵。而檢查是發現口腔癌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那麼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1、影象學診斷:

  放射性核素檢查除能提供舌甲狀腺口腔癌骨轉移信息外,在診斷口腔癌本身中尚少見應用。超聲波檢查在口腔癌中亦少見應用X線平片及斷層攝影在口腔癌侵犯上、下颌骨及鼻腔副鼻窦時能提供較多有價值的信息,但對口腔癌的定位信息腫瘤侵犯范圍特別是侵犯原發灶周圍軟組織的情況尚不能滿足臨床醫生診斷與制定治療計劃時的需要。CT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彌補了上述要求,但CT不應作為常規的檢查手段應在取得詳盡病史、體檢及其他檢查材料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應用。

  舌的纖維中隔在CT上呈現一個低密度的平面將舌分為兩半。它的移位或消失可提示舌腫瘤屬良性或惡性;它的消失若再伴有對側舌肌的變形與消失,則提示舌癌已侵犯對側手術者應考慮行全舌切除。

  舌內肌位於中央呈圓球狀,無筋膜間隔,肌索呈不規則方向故在CT中呈現密度不均。舌外肌圍於舌內肌兩側及底面,其肌索呈一致方向的排列在舌骨上CT軸位片上可見颏舌肌緊貼於脂肪密度的舌中隔兩側,其從下颌骨颏結節向後呈帶狀排列,止於舌內肌;舌骨舌肌及莖突舌肌則呈弓形圍於後部舌內肌兩側舌癌或口底癌病人有舌運動受限時可作舌骨體到硬腭的軸位CT檢查,若發現上述舌外肌變形或消失即可進一步證實舌癌侵犯舌外肌的臨床判斷。

  口腔癌病人特別是病灶位於口腔後部者有張口受限,即張口後上、下門齒間距不到4~5cm伴舌、下唇麻木者宜作CT檢查。CT可清晰顯示出下颌骨翼內板、翼外板、翼內肌翼外肌、颞肌、嚼肌及由它們所形成的各種筋膜間隙這些結構,特別是翼內肌及翼颌間隙的變形消失常是口腔癌向咀嚼間隙侵犯引起張口困難的直接證據。

  少數口腔癌可沿神經侵犯其中以硬腭腺樣囊性癌的表現最為突出。硬腭塊物雖不大,但已有上唇麻木等上颌神經受侵的症狀時如作CT檢查可見翼腭窩擴大、脂肪消失,有時還可見到圓孔擴大翼板根部破壞。若癌腫沿三叉神經各分支順行,還可見眶下神經管擴大及眶尖部腫瘤因此遇有口腔癌病人有三叉神經,特別是第2支上颌神經症狀時,應著重於作翼腭窩及其周圍的CT檢查有些情況下,篩狀結構多的腺樣囊性癌在CT中可顯示出篩狀的低密度區。

  2、細胞學與活組織檢查:

  脫落細胞學檢查適用於病變淺表的無症狀的癌前病變或病變范圍不清的早期鱗癌適用於篩選檢查。然後對陽性及可疑病例再進一步作活檢確診。對一些癌前病變還可進行脫落細胞學隨訪此法病人易於接受。但60%的口腔早期鱗癌變細胞直接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潤而表層上皮正常,脫落細胞學檢查常呈陰性結果。

  對口腔鱗癌的確診一般采用鉗取或切取活檢因其表面粘膜均已潰破或不正常,且位置淺表。應避開壞死角化組織,在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交界處采取組織,使取得的材料既有腫瘤組織又有正常組織鉗取器械應鋒利,以免組織受擠壓變形而影響病理診斷。若組織受壓變形應另行取材。對粘膜完整的粘膜下腫塊可采用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

  雖然上述活組織檢查很少引起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但在治療耽擱過久的病例中仍可見到局部腫瘤生長加速者。因此活檢與臨床治療時間的間隔越短越好。活檢應在有條件接受治療的醫院中進行。

  口腔癌的檢查方法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為了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相信非醫療專業人員的治療建議,以免延誤病情。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樣才能早康復,健健康康地幸福生活。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