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嘴唇干裂 >> 唇裂修復手術有什麼發展概況?

唇裂修復手術有什麼發展概況?

  古代唇裂修復手術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修復後的患側唇常嫌過短。直到第19世紀,VonGraeffe(1816年)和Rose(1879年)將切口做成弧形,運用弧線長於直線的原理,終於克服術後患側唇過短的缺陷。Rose氏以後,各國醫家又把弧線切口改為各式各樣的曲線切口,並相應形成各式各樣的組織瓣,導致新的唇裂修復手術方法不斷湧現。

唇裂修復手術有什麼發展概況?

  現代唇裂修復手術方法幾乎采納了所有可能采納的各種三角瓣和矩形瓣。例如,Blair-Mirault的三角瓣貼附法(1930年),LeMesurier-Hagedorn的矩形瓣嵌入法(1949年),Tennison的三角瓣嵌入法(1952年),Skoog的雙三角瓣嵌入法(1958年)等。這些唇裂修復方法的共同缺陷之一是他們所設計的切口都犧牲了較多的可用或正常組織。其二是在患側人中的下半部都沒有形成人中嵴,由於此處嵌有平整的三角瓣或矩形瓣之故。為了改正後一缺陷,Blair的學生,Brown氏和MeDowell氏(1950年),采納LeMesurier氏本人(1962年)術式,但分別將各唇裂修復手術的三角瓣和矩形瓣的面積縮小。

  無論如此,在患側唇的下部仍然未能形成較好的人中嵴。為此,Millard(1958年)提出旋轉——推進法。宋儒耀(1963年)提出鼻底三角瓣唇裂修復法。這兩種唇裂修復手術方法由於把在患側唇下部形成的矩形瓣和三角瓣改在上部,確實可幸免患側人中下半部明顯平整的缺陷。但同樣缺陷又出現於修復後的患側唇上部。在上唇上部與鼻小柱交接處常有健側隆起、患側扁平的情況,外形也很不自然

  另外,這些單側唇裂修復手術方法還都尚有兩個更為嚴重的缺陷。第一,經過多次的二期手術修改以後,靜止時修復後的患側唇固然可能表現得“完美無缺”,但在飲食、說話和表情等日常功能活動中,整形後的患側上唇往往出現與健側不一致的“動態畸形”。第二,患側唇在唇裂修復手術後早期固然兩側對稱,但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有時常出現患側上唇變長或縮短、某些部位凸起和結構移位等“發育畸形”。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