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護理保健 >> 口腔保健基本常識 >> 拔牙的風險有多大

拔牙的風險有多大

  拔牙的風險有多大

  我遇到的主動要求拔智齒的大概有三類:第一類:實在疼的受不了,難以忍受才決心拔智齒,第二類:出國學習的青年,或者移民的中國公民,第三類;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

拔牙的風險有多大

  為什麼要拔智齒!

  牙醫能說出十個理由來。但是普通老百姓記住一條就可以。智齒最容易發炎,專業上通常診斷為:冠周炎。但是有炎症期間是不能拔牙的,所以建議同學們在疼之前去口腔專科體檢體檢。看看是不是要拔掉智齒。

  什麼是冠周炎?

  冠周炎是牙齒萌出過程中所引起的一種並發症,主要表現為牙冠周圍軟組織的炎症。臨床上多見下颌第三磨牙(俗稱智齒)。其次上颌第三磨牙亦可發生。本病多發生於18~30歲之間。臨床上以部分萌出的垂直阻生和近中傾斜阻生最多,也最常引起冠周炎。萌出不全的牙冠位置大多低於第二磨牙咬平面,其遠中和頰、舌側常有龈瓣覆蓋,龈瓣與牙冠之間形成深而窄的盲袋,它自潔作用差,易藏食物殘渣,它的溫度及濕度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條件。正常情況下,人體抵抗力強,細菌不能得逞。但當人體在感冒,睡眠不足、疲勞等情況使人體低抗力下降,此時細菌繁殖引起感染。

  冠周炎臨床表現

  冠周炎初期只是牙龈疼痛紅腫,在咀嚼及吞咽時加重,可出現張口疼痛加重,當感染波及嚼肌及翼內肌時可出現牙關緊閉。局部可出現腫脹,淋巴結可增大及壓痛。此時可出現全身症狀,如全身不適、發燒及白細胞增高。

  發病2~3天如疼痛不止,發燒不退,可考慮炎症發展到化膿期。如此期及時切開引流,炎症則逐漸消退。如此期感染不予控制,則炎症擴散,感染可向嚼肌、頰部、咽旁、下颌等擴散引起相應間隙的間隙感染。並可進一步引起各種嚴重的並發症。

  治療

  根據臨床檢查有第三磨牙,可拍X線牙片證實,以臨床表現,不難作出診斷。有時反覆感染,在口腔前庭下颌第一磨牙龈頰溝處有一瘘管,這是急性炎症時骨膜下膿腫向阻力薄弱的嚼肌前緣侵犯所致。此時應注意,不要誤診為下颌第一磨牙的感染。

  冠周炎的治療早期應控制局部的細菌感染,局部處理很重要,可用3%過氧化氫或1:5000高錳酸鉀液沖洗龈袋,再塗入碘甘油或康復新液。可給患者含漱劑,每日數次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另外給予抗生素治療,因其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應使用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抗生素。

  如膿腫局限,應在局麻下切開引流。

  消炎後,要拔除病原牙。如有長期不愈的瘘管,須在拔牙同時刮除瘘管內的肉芽組織。如果磨牙位置正常,又有對牙,可切除龈瓣,消滅盲袋。不過有時這種方法效果不佳,對於復發的患者,仍需拔除患牙。

  冠周炎的三大防治措施

  冠周炎的治療主要是增強病員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症消散。急性期過後,應考慮對病源牙采用外科治療,以防復發。

  1.全身治療

  根據病情選用抗菌物或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藥進行治療。

  2.病源牙處理

  急性炎症消退後,應對病源牙作進一步處理,以防復發。如牙位正、能正常萌出,並有對颌牙行使咀嚼功能者,可作冠周龈瓣楔形切除術。否則應予拔除。

  3.局部治療

  冠周炎的防治措施還包括智齒冠周炎的局部治療很重要。每日可用1-3%過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或其他滅菌溶液沖洗盲袋,然後點入3%碘甘油。另給復方硼砂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含漱,一日多次。早期還可局部理療、外敷中草藥以助炎症吸收。針刺療法可有鎮痛、改善張口等作用。如膿腔形成,可切開引流。

  冠周炎的診斷

  1.多發生於年輕人,尤以18~25歲最多見。有全身誘發因素或反復發作史。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反應,患者自覺患區脹痛不適,咀嚼、吞咽、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可見阻生牙和磨牙後區腫脹、冠周袋內有膿性分泌物。

  3.炎症進一步發展,累及咬肌和翼內肌,出現下颌角區腫脹,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不能開口。全身症狀明顯,常有颌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如未及時合理治療,可發展為冠周膿腫、颌面部蜂窩組織炎甚至骨髓炎。

  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颌第一磨牙頰側形成瘘管,或在咬肌前緣形成皮瘘。

  冠周炎的危害

  冠周炎時,牙龈腫脹覆蓋了還未完全萌出的牙齒,常見於下颌智齒。遮蓋部分萌出牙齒的龈瓣內能夠使液體、食物殘渣、細菌潴留。如上颌智齒比下颌智齒先萌出,就可能咬傷下颌龈瓣,加重損傷。冠周炎能夠發展而且擴散到咽喉和頰部。

  終於重要問題來了。

  結合該病例肯定發生了口底蜂窩織炎。口底彌散性多間隙感染

  繼續科普

  颌周蜂窩織炎是指發生在颌骨周圍筋膜間隙組織的急性炎症。

  (一)眶下蜂窩織炎

  局部表現為眶下區紅腫、疼痛。下眼睑水腫致睜眼困難。上唇腫脹,鼻唇溝消失。上颌前牙前庭溝處紅腫。常可查見病源牙。

  (二)咬肌下蜂窩織炎

  主要的臨床特征是以下颌角為中心的咬肌腮腺部紅腫、疼痛;由於炎症刺激,咬肌處於痙攣狀態,致使局部發硬、張口受限甚至牙關緊閉;即使膿腫已經形成,早期時波動也不明顯,且不易自行穿破,因此應及時切開引流。

  (三)颌下蜂窩織炎

  局部表現為颌下區紅腫、疼痛,皮紋消失、皮膚發亮,下颌下緣可因腫脹而不顯。

  疾病描述

  口底蜂窩織炎是口底彌散性多間隙感染,包括雙色下颌下、雙側舌下和颏間隙在內的5個間隙感染,否則稱為多間隙感染。感染性質可以是化膿性或腐敗壞死性或凝固壞死性感染,後者較少見,但臨床表現極為嚴重。1836年Ludwig成腐敗壞死性口底蜂窩織炎為咽峽炎。該病多因機體抵抗力低,細菌毒力強,導致彌散性感染。

  症狀體征

  臨床表現,化膿性感染的患者,全身出現高熱、寒戰等症狀,白細胞總數升高。局部最初從一側舌下或下颌下間隙開始紅腫,逐漸波及整個口底間隙,腫脹范圍廣泛,因口底升高而致舌抬高,尖被夾於上下前牙之間,影響語言、咀嚼和吞咽。口地組織早期較硬,壓痛明顯,逐漸便軟則可扪及波動感,雙側上頸部皮膚腫脹,下颌下緣小時變粗呈牛頸狀。腐敗壞死性感染的患者,全身中毒嚴重,體溫不一定高,患者神志淡漠,脈搏快弱,呼吸急促,血液下降,呈中毒性休克狀態。白細胞也不高,細胞增多,有時出現幼稚,中性粒細胞有中毒顆粒及空泡。局部廣泛腫脹,皮膚充血發紅不明顯,但緊張發亮,扪之堅硬如木板,觸之有捻發感,口底抬高,呈半開口狀,累及舌根壓迫會炎可致窒息。

  疾病病因

  感染來源:下颌牙的化膿性或壞疽性根尖周炎或第三磨牙冠周炎擴散;口咽部軟組織損傷後繼發口底多間隙感染擴散;扁桃體炎、口炎、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結炎擴散。

  治療方案

  治療應首先防止窒息和中毒性休克,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考慮是否作氣管切開術;經靜脈應用大劑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適量應用激素、等以改善全身情況。局部應盡早作切開引流,減輕張力,排出膿液及壞死組織,防止機體過多地吸收毒素而加重病情發展。切開引流可在局麻下,由一側下颌角至對側下颌角,作平行於下颌下緣的弧形切口,有時在可作一縱行切口,類似於“T”或“⊥”形切開,切開頸闊肌,廣泛分離每個間隙,膿液即可流出。若為腐敗壞死性感染,膿液較稀薄,其中含有氣泡、惡臭、軟組織呈灰黑色,可用3%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沖洗,高滲鹽水紗條填塞引流。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