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護理保健 >> 口腔保健對象 >> 孕婦口腔保健 >> 產前產後要注意口腔清潔

產前產後要注意口腔清潔

  懷孕後,喜悅之情自然不在話下,過了前3個月,很多人的胃口逐漸大開。但有時因為牙齒問題,只能望美食興歎。孕婦在孕期間,牙龈炎的發生率是非孕婦的10倍。女性在懷孕後,往往會出現牙龈肥厚,發生炎症性改變,形成肥大性牙龈炎,甚至導致妊娠牙龈瘤,疼痛、有間歇性出血症狀,好發於妊娠的前3個月和後3個月。據統計,懷孕的婦女妊娠牙龈炎的發生率為50%,主要是由於懷孕期間內分泌的變化會使原本正常的牙龈組織發生病理性的改變,也被稱為妊娠性牙龈炎。

  醫生建議孕前最好做個口腔檢查。同時,若是在孕期出現口腔疾患,那麼提醒准媽媽不要選擇在妊娠期的前3個月和第7個月之後進行治療,否則容易引起流產和早產。

  之所以在妊娠的前後患牙龈炎,多是由於懷孕後體內絨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明顯增加,使得牙龈組織充血、水腫、肥大。同時,孕婦體內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消耗過多過快,使得牙龈對外界的刺激更為敏感。另外,妊娠的生理作用又使孕婦白天的唾液量分泌增多,夜晚明顯減少,造成對口腔的沖刷作用降低。還會因少數孕婦不注意口腔衛生,從而導致牙菌斑或牙結石的沉積,引起牙龈感染。

  雖然患有妊娠性牙龈炎疾患的孕婦,在分娩之後或去除一些因素的刺激後症狀都會逐漸減輕,但對妊娠性牙龈炎不可忽視,更不能任其發展。因為它對孕婦自身的健康以及胎兒的正常發育均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懷孕之後的女性要多加注意口腔衛生,並積極采取有效保健措施,預防牙龈炎疾患的發生。

  內分泌改變是主因

  發生妊娠牙龈炎的原因主要是由雌性激素、妊娠激素不平衡等影響,內分泌發生改變,使組織的新陳代謝受影響,從而也改變了牙龈對菌斑的反應。口腔衛生狀況良好,沒有局部刺激存在,牙龈組織的炎症就會很輕或不發生。另外,在懷孕期間胎兒從母體中不但要吸收各種營養,還要從母體裡吸收足夠量的鈣、磷、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尤其要重視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

  若補充不足,母體骨骼及牙齒中的鈣,就要游離出來進入血液,以血鈣的形式供給胎兒。因此,母體也會產生全身骨質疏松,牙齒出現脫鈣現象,降低了牙齒的耐酸性,極易發生齲齒。由此看來,懷孕期間以及產後一段時間進行口腔保健是非常必要的。

  特別提醒:產後也應注意口腔清潔

  產婦在產後休息的一段時間裡,不僅要注意保養全身,還應該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目前有些產婦在產後休整的一個月內,不敢刷牙,因為從她們的長輩那裡得知“產後不可刷牙、漱口,否則牙齒會松動、掉牙”等等,這些說法都是遺留下來的舊的風俗習慣,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也不符合衛生要求。因為長期不刷牙是給牙菌斑形成創造了條件,而牙菌斑形成越多,停留的時間越長,齲齒、牙周疾病發生的機會就越大。不過,也不是不管不顧,比如在冬天可用溫水刷牙、漱口。

  水腫或出血是突出表現

  妊娠牙龈炎的臨床表現有全口牙龈組織,尤其是牙間乳頭水腫明顯、色暗紅、松軟,嚴重者可能有出血,甚至有潰瘍形成,並有輕度的疼痛。妊娠牙龈炎一般在懷孕後2~4個月出現,分娩後則逐漸消失。若在妊娠前已有牙龈炎存在,則可使症狀加劇。

  通常,妊娠期的牙龈炎是暫時的,只要產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炎症可自行消退,但有些孕婦因怕出血而不刷牙反而會造成齲齒和牙龈炎的發生、發展。每個孕婦最好在孕早期和孕末期進行兩次常規的口腔檢查。

  准媽媽孕期牙齒注意事項

  定期到口腔科檢查,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口腔疾患的治療不要選擇在妊娠期的前3個月和第7個月之後,這期間孕婦遇刺激易發生流產和早產保持口腔的清潔,特別是進餐之後漱口是非常重要的妊娠期的母體比平時更需要營養物質,尤其對鈣、磷、鐵、氟等微量元素的補充直接關系到母體與胎兒的身體健康。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