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口腔癌 >> 關於口腔癌 >> 口腔癌早期症狀?口腔癌症狀有什麼表現?

口腔癌早期症狀?口腔癌症狀有什麼表現?

口腔癌早期症狀?口腔癌症狀有什麼表現?

  臨床表現:

  除皮膚癌外,與其他部位的癌瘤相比,口腔癌應更易早期發現,但事實並非如此。以口腔癌中最常見的舌癌為例,根據近年來國內一些較多病例的報道來看,Ⅰ期病人僅占10.9%~25.4%。

  口腔癌中90%以上為鱗形細胞癌,其次為來源於小唾腺的腺癌。頰、硬腭和口底黏膜下小唾液腺分布較多,這些部位的腺癌所占比例亦稍高。黑素瘤、肉瘤和淋巴瘤也可少見於口腔,轉移性癌亦少見。為此本章主要討論口腔鱗形細胞癌。

  (一)舌癌

  除舌尖腹面黏膜下有少數腺體聚集外,其他舌體黏膜下無腺體,因此舌體癌中95%以上為鱗形細胞癌,而唾液腺來源的腺癌少見。舌根則不同,其黏膜下分布著腺體,因此舌根癌中唾腺癌的比例可高達30%以上。舌根黏膜有許多結節狀淋巴組織,稱舌扁桃體,屬咽淋巴環一部分,故發生淋巴瘤亦不少見。

  舌癌可見於各年齡組。20歲以下少見,最小的可見於4歲。在我國,舌癌發病的中位年齡在50歲以前,比歐美的偏早。男性患舌癌比女性多,男女之比約為1.2~1.8:1。

  大多數舌癌是從正常黏膜上發生,一開始就是癌,少數是從良性病變轉變而成,如從白斑轉變而成。

  舌癌早期多數症狀不明顯,病人以舌部腫塊、潰瘍伴疼痛不適來就診時,病灶直徑往往已超過1~2cm,若再拖延未接受外科或放射治療,則腫塊將持續增大,向深部和四周擴展。舌體癌向舌根侵犯時,病人常申訴病灶同側的放射性耳痛。舌體癌從黏膜層侵犯舌內肌後還可侵入舌外肌引起相應的舌運動受限。若全舌受侵則引起舌固定、流涎、進食困難、語言不清。腫瘤可因缺血、缺氧引起壞死、潰瘍與繼發感染,從而伴發出血、惡臭。局部病變繼續發展還可侵犯翼內肌、颌下腺及下颌骨等,此時治療將十分困難。舌體癌病人多以舌部原發病變來就診,頸部轉移灶為其並發症狀,但舌根癌病人則可先以其頸部腫塊為主訴而就診。

  (二)頰黏膜癌

  頰黏膜下腺體豐富,但分布不均。若以第1臼齒前緣為界將頰部分成前後兩半,則前半頰黏膜下的腺體分布稀疏,而後半頰黏膜下,特別是臼後三角頰黏膜下有豐富密集的腺體,甚至在頰肌及頰肌淺面亦有腺體。因此頰黏膜癌中的腺源性上皮癌所占比例比舌體癌高,腺癌可占頰部惡性腫瘤的19%。

  不同國家及不同地區頰黏膜鱗癌發病情況也不同。在歐美占口腔癌的第5位,約占10%;在我國北方及西南則各占口腔癌的第3位及第2位。

  國內資料,頰鱗癌的發病年齡比舌鱗癌約晚10年,但比西方國家早10~20年;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約2:1。

  (三)牙龈癌

  牙龈無黏膜下層,亦無腺體,故牙龈癌幾乎均為鱗形細胞癌。在下颌磨牙後區發生的小唾液腺腫瘤往往來自磨牙後區黏膜下腺體,不屬於牙龈。發生在牙槽黏膜上的鱗形細胞癌則屬於牙龈癌。

  牙龈癌發病年齡較舌癌及頰癌晚,中位年齡在50余歲。國外患者年齡更大,約60余歲。男性患牙龈癌較女性多。

  牙龈癌好發於下牙龈,約為上牙龈癌的3倍。牙龈癌初起時無痛,亦無其他不適,僅少數在作牙齒健康檢查時或在外傷出血後偶被發現。多數患者是因牙龈痛,次之是潰瘍、牙痛、牙松動或其他牙病就診於牙科醫生。檢查可發現牙龈處有小潰瘍,其邊緣有小乳頭狀突起。若誤認為是一般牙病予以拔牙,則將使潰瘍不愈,促使癌瘤經牙槽窩向下颌骨深部骨質浸潤。颌骨牙槽突的骨膜在起病初期是阻止癌瘤擴散的屏障,因此牙龈癌開始時是向唇頰側與硬腭或口底側擴展,其中最多見的是在雙尖牙與磨牙區頰側的腫塊。牙龈癌繼續擴展時,向外側則進一步侵犯口腔前庭溝進而侵犯頰與唇;向內側者,在上牙龈處向腭部侵犯,但越中線至對側者少見。在下牙龈處則向口底侵犯,侵入翼內肌則引起張口困難。下牙龈癌侵入翼內肌未形成明顯的腫塊時即可引起張口受限,用強的松可改善,從而給人一個炎症的假象。牙龈癌向深部侵犯時在上牙龈處則可侵入上颌窦,產生與上颌窦癌類似的症狀和體征;在下牙龈處侵犯下颌骨至下颌管,若侵犯下齒槽神經則引起同側下唇麻木。若向後發展侵入磨牙後區則會發生與磨牙後區頰黏膜癌類似的症狀和體征。

  (四)硬腭癌

  腭中線及腭黏膜外緣區無黏膜下層,黏膜與硬腭骨膜緊密相連,而腭中線兩側有黏膜下層。以兩側第1磨牙相連線為界,腭前部含脂肪,後部含豐富的腺體,故硬腭癌中除鱗形細胞癌外,還有較高比例的唾液腺來源的癌腫。如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院1962~1986年收治的硬腭癌中鱗形細胞癌僅47例,而1962~1979年收治的硬腭唾腺癌則有55例。

  硬腭鱗癌發病年齡與牙龈癌相似,但比舌及頰癌稍晚;中位年齡在50歲以後,比國外的年輕。腭唾液腺癌的發病年齡與口腔他處小唾液腺的癌腫相仿,約比鱗癌早5~10年。患硬腭癌(不管鱗癌還是唾液腺癌)的男性比女性多。

  硬腭鱗癌初期無症狀,細心的病人可感到黏膜增粗。多數病人在發生腫塊增大、潰瘍、出血時就診。硬腭鱗癌常為外突型,在早、中期雖臨近骨膜,但一般不侵犯骨質,若任其發展則可穿破硬腭骨質進入上颌窦或鼻腔,其發展如同上颌窦癌或鼻腔癌。硬腭唾液腺癌的初期症狀則是黏膜下腫塊,如不受損傷,黏膜通常完整。這些病人就診一般比鱗癌病人遲。其中腺樣囊性癌雖生長緩慢但侵襲性強,且喜侵襲神經。位於腭大孔附近的腺樣囊性癌可沿翼腭管進入翼腭窩,再沿三叉神經第2支經圓孔進入顱底引起上颌神經受侵的症狀。進入顱底者可侵入半月神經節引起下颌及眼神經的症狀。

  當原發灶不大於2cm,仍位於黏膜及黏膜下未侵犯骨膜時,可無頸淋巴結轉移;原發灶增大侵入骨膜時則頸淋巴結的轉移率隨之增加。因硬腭淋巴回流主要沿齒弓內側向後行繞至臼齒後再回流,故轉移至頸深上淋巴結多於颌下淋巴結。因硬腭位於中央,故當原發灶位於偏後方腺體多的區域時,尤其是接近中線或過中線者,易有兩側頸淋巴結轉移,對側轉移部位常在頸深上淋巴結。

  (五)口底癌

  舌系帶止點兩側,下颌切牙後面的前口底黏膜下有許多小唾液腺稱切牙腺,兩側口底黏膜下有舌下腺,因此口底除鱗形細胞癌外,還有不少唾液腺來源的癌。

  口底鱗癌在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僅次於舌癌,占口腔癌中的第2位。但口底鱗癌在我國少見。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