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護理保健 >> 口腔保健基本常識 >> 當前口腔種植體的設計革新

當前口腔種植體的設計革新

  植義齒目前已成為缺牙修復的首選方法之一,然而關於種植學的研究仍為提高成功率而對種植體的再設計(例如種植體表面及形貌特征);當前種植體設計的目的是在不利條件(骨條件差、糖尿病患者等)下仍能成功行種植術。

  與其他種植體不同的是,口腔種植體一方面需要形成骨結合,另一方面也要暴露於口腔以連接義齒。

  如今有超過1300個口腔科植體類型,每種都有不同的特性:大小、形狀及表面處理。新興的發展主要集中於種植體化學及機械性能的提高,以提高宿主組織反應及加快愈合過程。

  臨床研究發現種植體表面設計及宏觀形態都會對種植體成功率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對當前口腔種植體的設計革新進行綜述,並探討颌骨類型對於種植體選擇的影響。

  種植體表面微形態:

  粗糙的钛種植體表面可提高種植體骨界面的微機械嵌合力,同時可提高骨結合能力;而且種植體設計及表面處理技術對早期負載的骨反應也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種植體表面形態可對骨反應有一定的影響:相對光滑(S(a)<0.5μm)及稍粗糙(S(a)0.5–1μm)的種植體表面相對於粗糙表面的骨反應弱;然而這種微體系結構對種植體早期穩定性無較大的影響。

  當前由於多種多樣的種植體設計和表面處理的革新,使得種植治療的療程大大縮短——種植體即刻負載也成為種植治療中最具革新意義的一面。一項動物研究結果表明:螺旋形種植體(等離子塗層)可獲得最高的扭力矩(24.4NCm/mm),其次亦為(噴砂酸蝕)22.3NCm/mm,再次為電化學表面氧化處理的螺旋形種植體(18.7NCm/mm),最低為低螺旋形種植體(雙蝕及機械切削,12.0NCm/mm)——從而得出結論:

  種植體若需獲得早期固位並即刻負載,最好選用粗糙並行表面處理的螺旋型種植體。

  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種植體的設計及表面處理對下颌牙列(最常報導的即刻負載區域)缺失患者的種植體修復成功率沒有影響;而就骨保存這一點來說,種植體的設計(即刻負載)還是對其有一定的影響,並且表面處理的種植體(AstraTech種植體)較僅機械切削的種植體(Branemark種植體)顯著提高。

  種植體設計中仍需考慮的一點是骨的質量。雖然種植窩預備至種植體直徑是非常重要的,但若達到最優的效果則必須對不同的颌骨類型采用不同的表面設計。圖1中列出4種不同的種植體及植入策略,以此告誡醫生必須根據颌骨類型來選擇種植體。

  盡管不同的骨密度可采用不同的種植體,但醫生最希望獲得的是更好的旋入扭矩及早期穩定性,而不是考慮種植體的類型。例如僅通過1°~2°錐度種植體(自攻螺紋),使用逐級擴大的鑽頭,種植體即可獲得固定。

  口腔植入體設計革新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種植體需植入類骨質(例如含BMP-2移植骨材料,密質骨<15%)中,此時最好使用表面處理且粗糙的種植體。

  種植體表面的化學特性:

  種植體的表面能及潤濕性將影響生物分子(血漿蛋白)的吸附,從而影響骨結合的第一階段。粗糙表面的種植體有疏水特性,因此當接觸體液後可於其表面形成微氣泡。

  種植體表面特性影響種植體穩定性的測定(共振頻率)。通過化學方法處理钛種植體表面比僅從形貌處理種植體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尤其是經陽離子(鎂)處理的種植體,可獲得更好的穩定性。

  氫化钛種植體表面的化學處理(噴砂酸蝕)對細胞的貼附、增殖、前成骨細胞的分化有重要作用。

  種植體表面的生物活性塗層:

  當前對種植體表面的處理要求能夠加快種植體周的骨形成,從而縮短愈合時間及行早期負荷。為提高組織整合,種植體袖口區一般包被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四環素、布洛芬等),結果顯示包被藥物可緩釋6個月。

  整形外科和牙科種植體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終生使用。為此使用納米磷酸鈣(CaP)和膠原磷酸鈣(col-CaP)復合物塗層種植體表面。體外細胞培養試驗表明,電噴納米磷酸鈣(CaP)和膠原磷酸鈣(col-CaP)復合物可增強成骨細胞的分化,提高骨沉積。

  陽極氧化後的钛表面,可提高對口腔內的細菌的抗菌活性,並具有骨引導能力。為證明這一觀點,將钛片置入含氯或不含氯的電解質溶液中行陽極氧化,並檢測钛片上變異鏈球菌

  的存活率:含氯的電解質溶液可有效殺滅變異鏈球菌,而單單的親水性不顯示抗菌特性——在含氯的電解質溶液中對钛表面行陽極氧化可作為整形外科或口腔種植的新策略。

  種植體粗形態:

  種植體及袖口的幾何宏觀及微觀結構影響牙槽嵴的骨高度、軟組織的活動度及附著水平;相關文章中指出粗糙與光滑種植體表面、台階式與直式接龈部分(衣領)在組織附著水平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直式衣領種植體的5年骨吸收量較台階式衣領種植體少;粗糙種植體的最大應力(1.45MPa)大於光滑種植體(1.2MPa)。

  雖然大部分的骨內種植體為螺旋型種植體,擠壓就位型種植體(表面無螺紋)也常用於臨床。螺旋型種植體更適合用於即刻種植/負載、擠壓就位型則適用於存在再吸收的後牙區。

  總的來說,螺旋型種植體在密質骨及種植體長(>8mm)的情況下療效最佳;擠壓就位型(燒結多孔)則在松質骨及種植體短(<5mm)的條件下適用。

  種植體構造影響唇腭側的牙槽骨吸收量(第一階段)。Sanz及其同事研究發現,拔除上前牙區單個牙後即刻種植導致唇側骨嵴的顯著變化;雖然2種種植體(柱狀種植體和錐狀種植體)之間無明顯差異(唇側骨嵴),但柱狀種植體與骨壁的間隙(水平和垂直方向)較錐狀變化較大。

  諸如螺距、螺紋形態、螺旋角、螺紋深度及寬度的因素都會影響種植體的穩定性。較小的螺距能增強其穩定性;過度的螺旋角可影響種植體軸向負荷的能力;較深的螺紋能於質量差的颌骨中予種植體穩定,但在密質骨中較難植入;增加微螺紋可增強種植體骨結合並保留骨緣。

  氧化锆種植體:

  當前,由於良好的機械及化學特性,氧化锆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當然也包括口腔種植領域(完全使用氧化锆制作種植體)。氧化锆口腔種植體是種植學的一個新的熱點,一些研究已開始探討氧化锆種植體修復缺失牙的可行性(圖9~14)。

  氧化锆適用於生物醫學領域,且無致癌作用。例如Maccauro及其同事報導一種新型氧化锆材料,其擁有良好的機械和生物相容性;但還需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替代傳統種植體的可行性。

  骨結合對於種植體的成功有很大影響,取決於種植體界面的組織反應。經表面處理的氧化锆種植體可於種植體—骨界面形成骨結合(超微水平)以獲得早期穩定性,同時避免美學區域的骨吸收。

  因此氧化锆種植體有可能成為钛種植體外的另一個選擇,但由於無長期的臨床療效觀察,目前不能於臨床常規使用。

(實習編輯:徐潤蘭)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