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拔牙術

    1、拔牙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1)拔牙的適應症:

    ①牙體因齲蝕損壞過大,不能修復。

    ②根尖有慢性病灶,范圍過大,無法治療。

    ③牙冠全部被破壞,只剩下殘余牙根。

    ④急慢性根尖周膿腫,牙周膿腫,牙槽骨質破壞過大,牙齒松動妨礙咀嚼,在炎症控制後應將病牙拔除。

    ⑤患牙周病不能治愈的牙。

    ⑥骨髓炎、上颌窦炎的病因牙。

    ⑦位置不正的多生牙。

    ⑧牙齒在受外傷後斷折,不能治療者。

    ⑨颌骨外傷發生骨折,位於骨折線上的牙齒,可能引起感染者,應該拔除。

    ⑩阻生牙有炎症反復發作史或埋伏牙已有感染症狀,妨礙工作學習時亦應拔除。

    (11)接近較大囊腔,良性腫瘤或壞死骨的牙齒,如根部已破壞,應拔除。

    (12)乳牙晚期滯留,妨礙恆牙萌出應拔除。

    (13)因義齒修復的需要,例如全口只剩下一兩個牙齒,妨礙義齒的設計和制作時,可將剩余牙齒拔除。

   
    (2)拔牙禁忌症:

    ①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惡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壞血病、紫瘢、黃疸病等,不能施行拔牙手術。如須拔牙,則應請內科醫生會診並作好充分手術前的准備工作。

    ②惡性腫瘤上的牙齒不能隨意拔除,以免腫瘤擴散。放射治療後,照射區附近的牙齒都不能拔除,以免發生壞死。

    ③急性傳染病期間不應拔牙。

    ④高血壓病人如有自覺症狀,則應采取降壓措施後再拔牙。使用的麻醉劑中不加腎上腺素,或用利多卡因麻醉,注意術後出血。

    ⑤心髒病。手術前應了解屬哪種心髒病,其程度發如何,還應考慮術時或術後是否會因心髒病而發生其它並發症。

    病員有在活動或上樓後呼吸困難加重者,活動時心悸加劇者,頭高位始能入睡者,嚴重頭痛、眩暈者,唇、舌指甲紫绀及心律不齊者,心髒有明顯雜音者,應做進一步檢查。

    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月前發生過此病,不穩定的或最近才開始的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心律不齊等情況者禁忌拔牙。

    ⑥月經期最好避免拔牙。

    ⑦妊娠期,雖非拔牙禁忌,但在初期(1-3個月)及臨產前(8-9個月)最好避免拔牙,對習慣性流產患者,更要注意。

    ⑧口腔局部有急性炎症,如急性口炎、急性龈炎、急性冠周炎等,最好待炎症控制後拔牙。

    ⑨慢性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拔牙應慎重,拔牙可導致甲狀腺危象的發生。糖尿病術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術前必須采取控制感染或應用適量的胰島素控制。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一般非絕對禁忌拔牙,不過亦應注意患者的具體情況,充分做好拔牙前後准備。

    2、拔牙術護理

    (1)拔牙術前護理:

    ①安排患者就坐,圍好前身,調節椅位、頭托。拔上颌牙時,患者頭應稍後仰,使上颌牙咬合面約與地面成45°角,拔下颌牙時,使下颌咬颌面與地面平行。

    ②看病歷,問病史,對牙位,交待手術注意事項。

    ③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講解手術過程,使患者有心理准備,消除顧慮,減輕緊張情緒。

    ④准備無菌物品,對阻生牙和各種切開手術需做口外消毒,給患者帶無菌帽,鋪巾。

    ⑤手術中多巡回,隨時增添敷料及器械,密切配合醫生,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面色蒼白、出汗等情況,應及時示意醫生停止手術,將采取措施。

    (2)拔牙術後護理:

    ①擦淨病人面部及口周血跡,清理用物。囑患者咬住無菌紗卷,恆牙拔除咬1小時後吐掉,乳牙拔除咬半小時後吐掉。

    ②拔牙當日不能漱口,不能刷牙,以防損傷血凝塊,引起出血。

    ③手術當日吃溫涼飲食,不飲酒,不用患側咀嚼食物。

    ④術後24小時唾液微帶血色是正常現象。

    ⑤術後不要用舌舔吸傷口,術後1-2天可有傷口輕微疼痛或不適感,如有劇痛或傷口大量鮮血或血塊流出,就返醫院復診。

    ⑥凡傷口縫合者,囑患者術後5-7天來院拆線。

    ⑦一般拔牙後無明顯水腫。阻生牙或損傷大的手術後24-48小時內,患側面部可放置冰袋或作冷敷,以減少組織水腫反應。

    ⑧對手術創傷較大及身體條件差的患者,術後用抗菌藥物。

    3、拔牙並發症

    (1)拔牙後出血:拔牙後出血為較常見的並發症之一,拔牙後5-15分鐘,拔牙窩內凝血塊即應形成而停止出血,如果經過數小時還繼續出血,或數日又出血,即為拔牙出血。但拔牙後1-2天內唾液中稍帶血絲是正常現象。

    ①病因。全身因素有高血壓、血液病及肝硬變等;局部因素有炎症,牙龈撕裂,血管損傷,牙槽骨骨折及拔牙窩內遺留炎性肉芽組織等。有的患者經常用舌舔傷口,或不斷吐口涎來檢查傷口是否流血,以致血凝塊不能很好凝固。出血的原因以局部因素多見。

    ②臨床表現:

    A、拔牙窩內有突出的過多凝血塊或者無凝血塊。

    B、有出血或滲血者。

    C、如清真跳動性出血,則多為小動脈出血。

    D、病人面色蒼白,精神狀態欠佳,全身情況不好。

    ③診斷:根據臨床檢查,拔牙後數小時或數日後出血,拔牙窩內滲血,或跳動性出血,多為拔牙後出血。

    ④治療與護理:
    
    A、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恐懼心理。講明出血的可能原因,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B、清潔口腔。消除拔牙窩內血凝塊,仔細觀察出血部位,查出原因。

    C、對症處理:(a)牙龈撕裂者應予縫合。(b)牙槽窩內有炎性肉芽者應刮除。(c)懷疑牙槽窩被過分擴大,或者有骨板折裂者給予手推復位。(d)牙槽窩中隔過高應去掉中隔。(e)牙槽窩內滲血可用明膠海綿或止血粉置入牙槽窩中,上面再置紗卷讓患者咬住止血,半小時後可吐掉。(f)如出血活躍或有搏動出血,可用碘仿紗條堵塞,再置紗卷咬住止血。可半小時或1小時後吐掉紗卷,碘仿紗條在2-3天後取出,須換置碘仿紗條,將拔牙窩中初步有肉芽覆蓋即可。(g)牙龈炎症性出血,可用止血粉壓迫即可。

    D、全身治療。中高血壓或血液疾患者,請內科會診,協同作全身治療,如注射仙鶴草素、維生素K、止血敏等。疑有繼發感染,應給予抗菌素。拔牙出血是常見並發症,但還是能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因此術前應詳細的詢問病史,疑有血液病時應去檢查,排除後再拔牙。操作時動作要輕,減少創傷,仔細檢查創口,如有撕裂及時縫合。

    (2)干槽症:多為拔牙窩內骨質表面感染,多見於下颌阻生智齒拔除。

    ①病因:

    A、拔牙組織創傷過大,尤其是骨質擠搓傷,易繼發感染。

    B、下颌阻生智齒拔除,拔牙窩大,血塊不易附著,易感染脫落。

    C、手術時間長,下颌拔牙創容易進入口水及食物,引起繼發感染。

    D、慢性根尖炎時骨組織代償性增厚,血塊難以形成。

    E、麻醉劑中腎上腺素過量,或手術中直接用腎上腺素棉球止血,易使牙槽局部缺血,降低手術區自身的抵抗力或血管過分收縮,無凝血塊。

    F、直颌血運比上颌差,抗感染力差。

    G、全身情況欠佳,抵抗力低,易引起干槽症。

    ②臨床表現:

    A、常於拔牙後2-3天疼痛劇烈,並向下颌或耳颞部放射。拔牙窩內充滿污穢腐敗物,或拔牙窩局部血凝塊呈暗灰色或壞死脫落,骨面暴露,聞之有臭味。

    B、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疼,可伴有體溫升高,或開口受限。

    ③診斷:

    A、拔牙後2-3天劇烈產疼痛,並向下颌或耳颞部放身痛。

    B、局部血凝塊呈暗灰色或壞死脫落,拔牙窩內空,骨面暴露,聞之有臭味。

    C、區別於鄰齲牙所致的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疼痛。

    ④治療與護理:主要是止痛,消除骨面感染,促使正常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創口愈合。

    A、局部徹底清創,如疼痛嚴重,可在局麻下進行,用3%雙氧水棉球反復擦拭拔牙創面,直至腐敗物徹底除淨,無臭為止。然後用藥物漱口水沖洗傷口,擦干後置碘仿紗條或在碘仿紗條上加潰瘍軟膏,消炎止疼效果更好。

    B、隔日換藥。處理傷口後換藥,如處理後已基本不痛,可酌情於1周後換藥,待骨面有新生肉芽即可。

    C、如拔牙窩內有炎性肉芽,可在局麻下作牙槽窩刮治術,刮除炎性肉芽及軟化骨組織,使其重新充滿血塊。

    D、本配合針灸或理療。

    E、全身治療,給予抗菌素、控制感染及止痛等。

    ⑤預防:

    A、術前加強口腔及拔牙器械的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減少感染機會。

    B、操作輕巧、細致,減少創傷。創口大時術後應及時縫合。

    C、拔牙窩內血少時應輕刮拔牙窩至滲血為止。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