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牙周病 >> 關於牙周病 >> 老年人牙周炎的預防與治療

老年人牙周炎的預防與治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牙周組織(包括牙龈、牙周韌帶、牙槽骨)會發生一些變化。牙龈變薄、萎縮、動脈硬化致組織變脆而易受損傷。牙龈萎縮導致下退而暴露出牙根。牙周韌帶細胞數及纖維數均減少,纖維間隙變寬、牙齒變得松動。牙槽骨也隨之吸收萎縮,骨小梁減少、變細,新生骨緩慢致骨質疏松。資料顯示,40歲以後,每10年牙槽骨吸收約為3%,絕經後婦女每10年吸收大約為9%。加之牙周血流量減少,牙周對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加劇牙周病的發展。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性破壞性口腔疾病,中年人35歲以上多發,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約占70%左右。

  成年人的牙龈炎未經徹底治療,長期存在慢性炎症,向深部牙周組織擴展而成為牙周炎。其中龈下牙菌斑中的細菌是發病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牙石、咬合創傷、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龈下牙菌斑大多為厭氧菌,其產生的毒素可破壞牙周組織,使牙槽骨吸收並形成炎症性的牙周袋(牙槽骨破壞後,牙龈脫離牙齒後形成的盲袋)。患者的其他病症因素,也可加重牙周病的程度(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亂、貧血、消化道疾病等均可影響機體對局部刺激的反應,致炎症加重)。

  老年人牙周炎一般都會使全口或多數牙齒受累,少數患者為一組或個別牙受累。牙周炎病程較長,病變程度也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到了老年,已有不少患牙因牙周組織大量吸收而嚴重喪失成為重度的牙周炎,從而成為老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病因。

  老年人牙周炎患牙出現的炎症,表現最突出的為牙龈組織呈绛紅或暗紅色,與牙面剝離,表面因水腫而光亮,質地松軟而失去彈性,因兩牙間的牙乳頭退縮,牙間隙暴露。患者最初的主訴是牙龈出血(健康牙龈在刷牙、輕探牙龈溝時,均不引起出血),患者多在刷牙或吃固體性食物時發生少量出血。由於病理性的破壞,使牙龈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變和臨床特征之一。牙周袋是在龈溝底部形成的大於2mm深的盲袋,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其形成加快了牙周組織的破壞,造成牙齒松動,最終導致脫落。松動的牙齒再加上不斷咬合力量的沖擊,可使牙齒發生明顯移位,使老年人的牙齒排列變得疏松而產生間隙。由於牙根的暴露,可出現過敏症狀並易患根面齲。牙周炎產生深的牙周袋時,袋內可發生急性炎症,加之引流不暢,產生急性牙周膿腫,病人表現發燒、疼痛、不能進食,給患者增加痛苦。

  老年人牙周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炎症可由牙根部的根尖孔逆行進入牙髓腔中,形成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有劇烈的疼痛,此種逆行性牙髓炎臨床上不少見,急性牙髓炎的各種症狀給老年人帶來巨大的痛苦。

  牙周炎的治療,首先要去除牙石(包括龈上石和龈下石)及菌斑,可采用龈上、龈下刮治術。病人要掌握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方法。生活不能自理者,應由護理人員進行口腔清潔,可用消毒棉球蘸生理鹽水仔細擦拭口腔的各個部位,清理食物殘渣。對不良修復體進行修改,應對先填體有突出牙齒外形的部分修磨改平。輕度牙周炎患者可進行牙周袋清洗敷藥。對磨牙(後牙)深的牙周袋可行牙周袋切除術。潔治術和刮治術仍不能控制炎症者,可行龈瓣翻治術。老年人在手術前應進行全面體檢,了解有無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疾病、貧血等手術禁忌症。手術應在心電監護下進行。對合並有糖尿病、貧血、消化道等系統性疾病的重度牙周炎患者,經治療後炎症仍不能完全控制時,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羅紅霉素、阿莫西林等),以控制感染和預防並發症的發生。對略有松動而不需拔除的牙齒,在鄰牙尚好的情況下,可用金屬絲結扎或制作牙周固定夾板固定,對過於松動的、已無保留價值的牙齒,應及時拔除以免牙周炎繼續發展及牙周膿腫的反復發作。牙周治療後,應每半年作一次復查,重症者可每三個月作一次復查並堅持治療,以免復發。

  預防牙周炎,應在飯後徹底漱口,每日早晚正確刷牙,牙刷不能清潔到的牙間隙,可用牙線,也可使用牙簽兒,但應小心,動作要輕柔,不得用力壓入或刺入牙龈組織內,以免形成較大的間隙,更不可刺傷牙龈引起出血,不少人使用牙簽兒不當,造成牙簽兒折斷在牙間隙中。更不可使用縫紉針,掃帚苗等不潔易斷的東西來剔牙,以免折斷造成感染。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