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疾病治療 >> 疾病預防 >> 小兒口腔疾病預防

小兒口腔疾病預防

  口腔疾病是小兒常見病之一。引起小兒口腔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口腔不潔;吃零食;臨睡前喝牛奶或進食;進食後含在嘴裡不咽下,口腔沒有干淨的時刻,食物殘渣腐酸,腐蝕牙齒、口腔粘膜,這些都是形成口腔疾病的因素。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引起……

小兒口腔疾病預防

  什麼是齲齒?

  齲病(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指牙齒組織逐漸毀壞崩解形成缺損的一種疾病。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兒童發病率更高,齲病不僅使牙齒崩潰缺損,還能繼發牙髓組織和根尖周圍組織的疾病,並引起颌骨炎症或成為感染病灶,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對人類危害極大。

  目前公認的齲病致病因素包括微生物、飲食、宿主即牙健康狀況等三大因素。而細菌的存在是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其次還有食物因素,食物的化學性作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內經細菌發酵作用產生酸,往往引起齲齒發生;牙齒本身的窩溝、牙釉質發育不良、含氟量低易患齲,牙齒排列擁擠、錯位、阻生等容易滯留食物,引起細菌生長繁殖也是齲病發生的條件。

  不可輕視的“鵝口瘡”

  鵝口瘡又叫急性偽膜型念珠菌病,好發於新生兒、小嬰兒,特別是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鵝口瘡可發生於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頰、軟腭、口底等處多見。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腫,口內有灼熱、干燥、刺激等症狀。經過1~2天,粘膜上出現散在白色斑點,狀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隨後,小點逐漸融合擴大,成為形狀不同的斑片。最後斑片又相互融合。經過數日,白色斑塊的色澤,轉為微黃,日久則可變成黃褐。白色斑片與粘膜粘連,不易剝離,若強行撕脫,則暴露出血創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蓋。患者有口干、燒灼感及輕微疼痛。有時可出現患兒煩燥拒食,啼哭不安等情況,一般全身反應不明顯,部分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如果治療不及時病變可向口腔後部蔓延至咽、氣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時出現吞咽困難。少數病例病菌可進入血液循環,成為白色念珠菌敗血症,病情危重,偶爾可引起心內膜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因此,孩子得了鵝口瘡,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停止使用抗生素。小兒喂養用具要清潔與消毒。注意防止因喂養工作人員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可用2%~4%碳酸氫鈉液擦洗口腔,每日3~4次。可用10萬單位制霉菌素甘油液塗擦。幼兒局部塗0.1%龍膽紫,每日2~3次。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小兒口腔潰瘍速療

  小兒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過熱食物燙傷、過硬食物擦傷或進食時咬傷,繼而發生感染導致口腔潰瘍。有的幼兒在腹瀉或營養不良時也會發生口腔潰瘍。

  一旦潰瘍形成,所進食物的化學成分就會對潰瘍面產生刺激,引起創面疼痛,此時,小兒會表現出拒食、煩躁甚至發熱的症狀,直接影響幼兒身體健康。

  小兒發生口腔潰瘍後,除做好口腔的清潔護理外,藥物治療是不可缺的。

  治療兒童口腔潰瘍,媽媽們可采取以下簡單易行的方法:

  1、將維生素c藥片1-2片壓碎,撒於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此方法治療潰瘍效果較好,但對潰瘍面有較大刺激,會引起疼痛,一般對象為年齡稍大的兒童。

  2、選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湯匙並加少許白糖,以開水沖服,每天2-3次,臨睡前沖服效果最佳。通常服用2天後潰瘍即可消失。

  3、將西瓜瓤搾取瓜汁後含於口中,約2-3分鐘後咽下,再含服新瓜汁,反復數次,每天2-3次。

  4、將雞蛋打入碗內拌

  孩子口瘡為何反復發作?

  口瘡是較為常見的口腔粘膜潰瘍病,很容易復發,又稱復發性口瘡或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者以成年人多。潰瘍易發的部位,通常在嘴唇內側、舌的邊緣及口底和頰部的粘膜。本病的特點是突然無明顯原因在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潰瘍,先出現粘膜局部充血、水腫、出現水泡,後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瘍,有火灼樣的疼痛,潰瘍的大小不等,每當唇部或舌頭運動時就能發生疼痛,酸、甜、鹹食物刺激時疼痛加重,特別是在吃飯、說話時更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時也會增多,病人常顯得很痛苦。

  潰瘍一般在7~10天內逐漸愈合,一般無全身症狀。口瘡常為1~2個孤立的潰瘍,往往一處剛好,另一處又發。有的從前一次發病愈合到下一次發作間隔的時間很長,可達幾月之久;也有一處未愈,其他處又發生,從不間斷。

  引起口瘡的原因,目前還沒有肯定,可能和以下一些情況有關:

  (1)消化不良、營養缺乏;

  (2)在口腔裡受到擦傷(如刷牙)、咬傷及有尖銳的牙尖和邊緣的刺激;

  (3)內分泌的紊亂,例如婦女在月經期常有復發的情形;

  (4)食物或藥品的過程敏;

  (5)特殊的病毒、細菌因素等等。

  除上以上幾種情況以外,還可能和患者的精神因素、免疫狀況、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主要與火有關,內火郁結,火上炎,火燒到最上面的出口是口腔,所以口腔潰瘍與內火重有關。口瘡的治療在目前尚缺少根治的辦法,往往經過多種治療後,仍然可能復發但多數病員可以得到症狀改善,減輕痛苦。輕度的口瘡一般經過一個星期就會痊愈。

  目前臨床上治療的辦法很多,不外乎局部處理,潰瘍表面塗麻醉劑,一般在進食前塗布止痛。口服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等。只要是對症下藥,消除可能發病的因素,仍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

  常見兒童口腔黏膜病的診斷與治療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引起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致病。

  一、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嬰幼兒較多見,可單純發病也可繼發於腹瀉、營養不良、急性感染、久病體弱等全身性疾病時。主要有以下三種:

  1、鵝口瘡:

  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於上下唇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龈、軟硬腭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後局部潮紅,可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症狀,重者可出現食欲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家庭護理要點:

  1、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積較大時,可用制霉菌素10萬u加水1-2ml塗患處,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4、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2、疱疹性口炎:

  是ⅰ型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後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水疱,可為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本病終年可以發生,冬春季為流行高峰,具傳染性,可在托幼機構群體發病。若不經治療,經過l-2周會自愈,但容易復發,反復發作者通常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急性期多為對症處理,如退熱、鎮靜,局部可用疱疹淨(研細塗之)或中藥錫類散。

  2、保持口腔清潔,勤喂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刺激。

  3、應補充微量元素鋅,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3、細菌性口炎:

  它多於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病。可發生於口腔粘膜各處,以舌、唇內、頰粘膜多見。初起為粘膜充血水腫,然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於擦去,擦拭後創面可見出血。全身反應與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如感染嚴重、症狀明顯、口炎范圍大時,應盡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靜滴或肌注。

  2、局部可塗金霉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強口腔護理及對症治療。

  二、創傷性口炎

  多因外傷、硬物擦傷或新萌出乳牙的創傷,使相應的口腔粘膜損傷。病損無定形,與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關,多為單個損害。

  以下為兩個嬰幼兒特有的創傷性口炎:

  1、嬰兒舌系帶潰瘍:

  是由於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銳利,或同時有舌系帶過短,以致兩者反復摩擦形成潰瘍,久之進一步形成較硬的纖維瘢痕,影響舌的運動。

  2、貝氏口瘡:

  有的嬰兒經常吮吸拇指、異物(如玩具等),反復多次後可在粘膜較薄的上颌翼鉤處形成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

  家庭護理要點:

  1、治療此類疾病關鍵在於去除創傷刺激因素,如糾正不良習慣、磨改過銳的切緣、牙尖等。

  2、局部塗抹1%龍膽紫等消毒抗菌藥。

  3、如舌系帶反復潰瘍已形成瘢痕的,應帶患兒到口腔科行舌系帶矯正術。

  三、地圖舌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較多見,還可能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以及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常有明顯的家族史。中醫認為是脾濕所致。病損開始時,在舌尖、舌背或舌邊緣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病區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微凸起的弧形邊緣,界限明顯。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後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故稱“地圖舌”。病損有自行緩解和愈合的可能。小兒常無不舒服的感覺,有的出現輕度麻、刺等不適感,個別小兒暫時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護理要點:

  1、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可補充微量元素鋅,如硫酸鋅、葡萄糖酸鋅、蛋白鋅、鐵鋅氨基酸等。服用中藥,消除脾胃濕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繼發感染。

  小兒“地圖舌”的來龍去脈

  孩子的舌背最近突然布滿紅色剝落區域,看上去好像一幅地圖!是口腔潰瘍?還是不明感染?很多家長為此十分憂心。口腔專家表示:這種“地圖舌”好發於學齡前幼童,但大部分沒感覺,無損害,不用太過擔心,一般會自動消失。如果孩子難受,可考慮用藥膏、漱口水治療。

  “地圖舌”與營養不足有關

  “‘地圖舌’又稱為游走性舌炎或剝脫性舌炎,是一種舌部淺層的慢性炎症,多為舌背部絲狀乳頭局限性萎縮增生。它一般多見於學齡前幼童,屬於較常見的口腔疾患。”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副主任夏娟副教授介紹,“地圖舌”集中出現在舌背,有時也可能出現於舌緣、舌腹、舌尖等位置。“它會形成圓形或橢圓的紅色剝落區域,邊界清晰,很像地圖。”夏娟介紹,“地圖舌”的形態、位置會不斷變化,但除了外觀難看外,孩子並不一定有特殊感覺,或由此損害健康。

  “對於‘地圖舌’的具體病因暫不明確,但研究以及觀察都認為,它很可能與人體營養吸收不足或不平衡有關系,所以家長應教導孩子不要太過偏食。”夏娟說。

  此外,研究認為,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者也更容易患上“地圖舌”,而月經周期影響、貧血、胃腸功能紊亂、精神情緒不穩定、過度勞累等因素也被認為是成年人患“地圖舌”的部分誘因。

  大多會自然消失

  “孩子患了‘地圖舌’不用太過擔心,它不會惡化,對人體也無大礙,一般不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只要沒有特別的主觀症狀和難受感受出現,可以等待它自然消失。”夏娟介紹,部分兒童在患上“地圖舌”之後遇到刺激性食物會產生疼痛感、輕度麻辣感以及其他不適感,此時塗抹藥膏或是使用漱口水能有效減緩症狀,促進其早日痊愈。

  專家表示,治療牙源性與非牙源性病源感染,保持口腔衛生,在已經發生合並感染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都能有效預防、治療“地圖舌”。

  中醫牙科專家:解答口腔常見疾病

  脾虛可見舌頭兩側有牙痕聽說“舌邊有牙齒壓出來的痕跡是脾虛的表現”,這個說法正確嗎?

  什麼是脾虛,可吃什麼藥調理?舌邊有牙齒的痕跡是脾虛的表現,不過這個“脾”類似於西醫的消化系統,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主管飲食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轉運的器官,為維持生命活動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當脾功能不好以後,機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得不到所需的營養物質,就可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舌邊有牙齒的壓痕只是症狀表現之一,另外還可出現腹脹、大便稀不成形、頭暈目眩、內髒偏離正常位置向下垂(如胃下垂)、脫肛、水腫等情況,可在中醫師指導下服人參健脾丸等藥調理。

  舌尖紅是心火旺的表現照鏡子經常能發現我的舌尖明顯比舌頭的其他部位紅時,這是為什麼,要不要調理呢?

  舌尖紅一般是“心火旺”的表現。中醫認為,舌體的色澤、形態、舌苔等都能為疾病診斷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所以看中醫時常常被要求伸出舌頭。至於舌尖紅要不要調理,還要結合其他症狀。中醫有“舌為心之苗,脾脈連舌本,腎脈夾舌本,肝脈饒舌本”的說法,說明舌頭與內髒之間是有聯系的,並且聯系是多方面的,需根據不同症狀用不同的藥物進行調理。

  口腔潰瘍經常反復發作是怎麼回事?每年夏天及秋天,我都會起口腔潰瘍,總是好了這邊,那邊又起,我該吃點什麼藥?

  通常,中醫認為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為陰虛火旺的表現,也就是機體的精血或津液虧虛後,虛火上擾,熏蒸口腔黏膜,從而引起口腔潰瘍,這種情況一般較頑固。口腔潰瘍既是一種疾病,也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症狀,所以在用藥時還需要看機體其他的表現,如是否存在睡眠不好、煩躁、消化不好、手腳心熱、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狀,綜合分析後對症下藥。

  口臭可是胃熱表現我的胃一直也不太好,而且自己經常也能聞到口腔的異味,朋友說口臭是胃火的表現,是這樣嗎,該怎麼調理?

  口臭多為胃有積熱引起,脾胃熱引起的口臭,一般除口臭症狀外,還伴隨面紅身熱、口渴喜喝涼飲品、口腔潰瘍、牙龈腫痛等表現。口臭的調理也要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一般可應用促進脾胃功能及助消化的藥物,如焦三仙、麥芽、神曲。胃火較重時可以選擇有消胃火功能的藥物,如牛黃上清、牛黃解毒等。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