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口腔網
  1. 首頁
  2. 口腔常見疾病
  3. 口腔基本知識
  4. 口腔護理保健
  5. 口腔百科
  6. 口腔疾病治療
 啊啊口腔網 >> 口腔常見疾病 >> 口腔癌 >> 關於口腔癌 >> 認識口腔癌的發病因素

認識口腔癌的發病因素

  口腔颌面部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多見於牙龈、口腔黏膜、颌骨與顏面部。口腔癌指發生於舌、口底、腭、頰和牙龈黏膜的惡性腫瘤,是世界上10種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居第6位。口腔颌面部惡性腫瘤是老年人的多發病。口腔癌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75%~5.6%,占口腔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我國約有10萬口腔癌患者,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口腔癌。 認識口腔癌   發病概況     口腔癌可發生於所有人群,患病率高峰期國內為40~60歲。50%以上的口腔癌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可能與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有關。口腔癌在男性中的患病率約為女性的兩倍。     病因及危險因素     一般認為致癌因素多種多樣,有內因,如精神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機體的易感性、遺傳因素、基因突變等;也有外因,如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因素。在上述一種或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導致機體細胞的“突變”,使細胞自穩失控、分化紊亂,引起無限制地繁殖增長而生成腫瘤。目前認為,癌基因是導致惡性腫瘤的根本原因。     衰老與發病     組織的增齡性退行性改變常導致癌瘤的易感性增加,另外老年人接觸致癌因素時間長、次數多,細胞突變率也隨之增加。在內部和外界因素的影響下,DNA復制、轉錄、翻譯時易發生差錯,久之由量變到質變,引起畸變而發生癌。     免疫與發病     免疫功能是機體的防御性、保護性反應,所有哺乳類動物在性成熟期後,其免疫功能逐漸開始退化,且隨年齡增長,免疫功能衰退日趨加劇。老年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逐漸減退,機體免疫監控失效,即人體識別、殺滅、清除突變細胞的能力降低,從而容易形成腫瘤。     癌前病變     白斑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口腔癌前病損,但白斑或白色病變並不等於癌變,在白色病損中僅2%~4%為真正的浸潤癌或原位癌,只有0.13%~6%的白斑經過長期觀察會發展成癌。     紅斑主要表現為紅色伴有或不伴有白色病損,表面光滑或顆粒狀,微高起黏膜,尤其在吸煙、飲酒的人群中更為常見。紅斑的癌變危險性比白斑更甚。     兩種獨特的紅斑常提示為癌。     ①顆粒型:在病變內或周圍有散在點狀或斑塊狀白色角化區。②平滑型:輕度或無角化,表面光滑,微高出黏膜表面的均質性紅斑。紅斑可發生於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以口底、舌腹緣和軟腭腭咽弓(前柱區)為本病的高危險區。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下纖維性變、盤狀紅斑狼瘡、上皮過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梅毒、著色性干皮病等被認為是口腔颌面部常見的癌前狀態,應充分提高警惕。     不良習慣與發病     吸煙及飲酒是口腔癌主要的危險因素。若兩者皆有,口腔癌發生的可能性則成倍增加:男性發生口腔癌的危險約增加38倍,女性則超過100倍。且與吸煙的支數和吸煙的年數增加以及飲酒量成正比。我國某些地區有咀嚼槟榔的習慣,常發生黏膜下纖維性變,當地口腔癌的發生率也明顯增高。     局部因素     長期口腔慢性刺激,如不良修復體、牙列不齊、尖銳牙尖、熱、辛辣食物和其他物理因素如過量的紫外線、X線輻射等也被認為是致癌因素。某些固定修復體金屬邊緣的理化刺激,殘根殘冠的銳利邊緣,固定部位的長期反復創傷,都有可能造成口腔癌。
Copyright © 啊啊口腔網 All Rights Reserved